《基础英语》学习方法
学外语要做到生活化
古今名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很多。我最欣赏的是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这两种方法劝告人们读书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做到时时可读书,处处能读书,使读书完全生活化。想想看,假如我们能用“三上法”和“三余法”来学外语,还能学不好吗?
“三上法”中的马上(on the horse),是指在行进中也不忘读书。我们也可以做到无论走着站着都想英语、学英语、用英语。如:看到一则公益广告“吸烟有害健康”,你就可以在心里把它译成“Smoking will do you harm.”走在路上看到两个人正在交谈,你就可以用英语问自己:“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在街上碰到两个小孩在踢足球,你就会想:Two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street.枕上(in the sleep),就是你在睡觉时,也可以用英语想:“What have I done today ?”, “How many new words have I learned?”厕上(in the rest room),也就是上厕所也不忘学英语。这时,你可以想,英语中,“厕所”一词有几种表达法?于是你就想到以下几种表达法:①toilet;②rest room;③WC:men's room,women's room;④lavatory;⑤wash- room等等。所谓“三余”概括起来就是如何利用一切零星时间来读书。我们学外语如果能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星时间都利用起来,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具体做法就是,把要记的短语和句子抄在小纸条上,随身携带,利用茶余饭后、等人、等车、散步等零星时间来记,反复默念或朗读。纸条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如果你想把阅读中碰到的一些新词汇或有意义的句子记下来,如He has firmly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world-famous psychologist .(他已经牢牢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掌握该句中的短语establish oneself as…(使自己成为……),就可以举一些相似的例子,如:①She has firmly established herself as a famous writer.②She has firmly established herself as the richest lady in this country.等等。又如be kept busy with这个常用短语,可以通过这样一些句子来记。如:①Mary is kept quite busy with the large restaurant she is managing.②She has been kept busy with all her business relations.另外,如果你想记住某些常用短语的用法,就可以将它们记在一张纸上,利用零星时间来记。如由up一词构成的短语: look up a word(查词典);call sb.up(打电话);pick up sth.(收起来放一边);put up with sb.(容忍);catch up with sb.(赶上)等等。
另外也可以抄一些看书时碰到的精彩句子。如: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心之所愿,无事不成);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vigor of the emotions ;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它是一种精神状态;青春亦非粉面红唇和冰肌柔骨,它是刚强的意志,优秀的创造力和充满活力的情感;它是使生命之泉源远流长的常青树。)
练习英语口语有技巧
学一种语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如果学了几年,到头来是哑巴英语,那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恐怕交流也会出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做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到最后,英语知识倒是具备了不少,但是说不出来。 这就意味着在平时学英语的时候,口语练习很重要。
再者,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介绍了六种练习英语口语的技巧: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学会用美国人思维方式的6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6点,用较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像一个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听懂新闻英语的十大方法
(一)尽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语言了解新闻内容
刚到 ICRT 国内新闻中心上班的外籍记者,虽然多半中文程度并不差,但是有时候「新闻中文」并不强,在翻译或阅读一些中文的新闻稿时,虽然可以查单字,但要完全了解整体的意思,往往有些困难。发生这样的状况,我会建议他们先去看英文报纸的同样一则新闻,透过自己的母语,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再回来看中文稿时,本来以为很复杂的内容,就变得简单多了。同样的,在进行当天的英文新闻学习前,先从中文的媒体了解当天主要的国际或国内新闻内容,在听英文新闻时,就容易多了。当然,这是在学习期间,过了入门的阶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类新闻英语的有限单字
世界之广,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认为,要掌握新闻英语的相关单字,恐怕好几千个,要背完一整本的新闻字库,才有办法听懂。这个想法似乎很合逻辑,但是其实有个极大的错误,从政治新闻到娱乐新闻,当然很可能有几千个单字,但是相关的单字每几个月,甚至每几年才出现一次,就是所谓的rarely used vocabulary(罕见单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 realignment」(跨国货币调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计画的陈废),如果连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幸好,每天新闻会遇到的单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们称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常用单字)。换言之,只要你能掌握这五、六百个重复出现的单字(也就是本书所介绍的字汇),就可以听懂八成五以上的新闻。其它一些较专门的财经或科学等新闻字汇,等主要的单字会了之后,再慢慢的增加难度。
(三)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继续听下去
你一定有个经验,在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你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边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某个段落没听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字,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因为九成的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军覆没。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确实是关键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网找相关内容的新闻,了解一下是否有关键单字或内容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闻,一般来讲不会报一次就不报了,可以收听当天其它整点新闻的播报,也许还可以听到同样的新闻,也许听第二次就完全了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难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济发生政变,没多久就宣布戒严令,军方的领导人,头衔连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每次我播报新闻,念到这里时,都差点要吃螺丝。想一想,连我都要花时间先练习这些较难念的名字,而听众听我播报,三秒就过去了,难怪有人对这些外国人名及地名叫苦连天。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该怎幺办呢?别理它吧!说实话,我自己听 BBC 或 CNN 的新闻,也常常听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国家的人,也许我没听过,很可能听完新闻你再问我,我也答不出来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时候对了解新闻内容并不影响,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国的国会领导人就够了。再如俄罗斯南部某个难念的小城镇发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罗斯南部的小城镇,足够我了解新闻内容。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不要为复杂的名称所困扰。当然,重要的新闻人物及地名还是得熟悉一下。
(五)以正确的播报速度来学习
我刚来台湾时,常常有人找我为一些英文教材配音。进录音室时,我坐在麦克风前,拿了稿子开始念,没念几句,负责人请我是否可以念慢些,于是我从头开始,放慢了速度,念了几句,他又问我可不可以再慢些。等到教材出版后,我听了卡带,自认为不但听起来怪怪的,对学会也没有帮助,因为人正常说话根本不是这样的。经常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在 ICRT 播报新闻的速度,快得让他们听不太懂,我只能说,这是播报新闻正常的速度,即使 ICRT 播的慢些,等到你要听 BBC 或 CNN ,还是会听不懂。那该怎幺办呢?我来台湾时,基本的中文会话不成问题,时间久了,报纸也能读看,但是打开中广或三台的新闻,还是觉得“雾煞煞”,于是我将中文新闻录音下来,重复的听,如果不会的单字,请朋友帮忙听一下,听到上百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因为我自己这样的练习,现在听中文新闻,一个字都不会漏掉。有了手上的这套教材,你不用自己录音,更不需要麻烦别人帮忙听,但是你会发现,专业的播音员录制在 CD 片上的新闻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播报,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会新闻英语,如果听不太懂,多听几次,一定大有进展。但是,如果用一些速度放慢的教材,那只能永远听教材,真正新闻的速度会跟不上。
(六)尽快锁定大略的新闻内容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听英语新闻时,主播经常会在报某条新闻前,来句类似“And now in sports...”(现在进入体育新闻),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 ...”(转向中东地区......)或“In U.S. election race news...”(有关美国选举新闻......)等,没有一定格式或说法,这样短短的一句,就是要让不同类型新闻的转变自然些。播报某条新闻前,来个这样的「自我介绍」,对学习新闻英语是很有帮助的。怎幺说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到目前为止,我听得懂的台语还是有限,如果随便跟我说几句,我很可能听不懂,但是若有人先让我知道他准备跟我聊的话题,接下来对我就容易的多了。这个情形跟新闻前给你一个小提示一样,知道即将要接收哪一类的讯息,可以先准备一下自己的思惟。当然,不是每条新闻前都会给你这样的提示,要是没有,自己也得赶快锁定内容及方向,如果看电视新闻的话,可以试着从画面了解是哪一类的新闻;若是广播的话,也应该从第一句就可以判断。
(七)经常听,经常练习
或许你会认为这幺简单的道理不用说也知道,但是你会发现,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我记得刚来台湾不久,中文尚未十分流利,只要回美国几个星期,回台湾之后,讲起中文来,舌头便不听使唤,结结巴巴的。后来,我与美国史丹福大学的一个东方语言学教授聊起来,他说,其实只要每天花点时间接触它,就可以完全避免这样的状况。《新闻英语8周打通关》的课程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大部分重要的新闻内容,但是八周后还是要每天或每两天找点时间打开收音机或电视听听英语新闻,维持“基本工夫”。
(八)虽然要“听”新闻,正确的“说”也很重要
本书的目的,是让你打好收听新闻英语的基础,做个一流的“听众”,但听力再怎幺好的中国人,不会自己想做英语主播,所以为什幺要管发音呢?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单,如果自己对某一个新闻单字的发音不对,很可能会听不懂,例如唱片或记录叫record,录音也叫record,但是前者念﹝re'cord),后者念﹝'record),如果认为这个字只有一个发音,很可能就会弄混。有时候也很容易将两个不同单字的发音弄混,例如:“Philadelphia battered Chicago, winning 14 to 1”(费城击败芝加哥,以 14 比 1 赢球)如果这句的battered听成batted,虽然发音接近,但意思就不对了。避免这方面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听本书所附的 CD 时,单字的部分自己也跟着念。如果花一点时间确定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对听懂新闻英语也会有帮助。
(九)了解学习新闻英语的过程及进步的速度
学习任何东西,尤其是语言,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到了某个阶段,学习的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加快。学习新闻英语的起步阶段,也许经常觉得听不懂,但是继续努力,不知不觉会发现,费的精神较少,但听得懂的部分变多了。为何了解这个过程是诀窍之一呢?因为很多人还不到“半途”就以为自己学不会,但是其实只要有恒心,绝对可以有令人非常满意的成果。
(十)对自己有信心
一定有人说,讲这个谁都知道,但不少人对自己却是没有信心或信心缺乏,而对自己学习的进度及成果大打折扣。英文有句话:“We are our own worst enemy”(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虽然学新闻英语一点都不难,但如果心里想:“我一定学不会”。还没有开始奋战,已经被自己打败了,要突破自己设下的心里障碍,比实际学习的障碍还更困难。我记得在美国刚开始学中文时,有一天在纽约唐人街的书店拿起一本厚厚的中文小说,书名三个字我只认得第一个字──“红”,翻开看看,里面只认得几个零星的字。当时我心里想,真的会有一天我能看得懂这个吗?对外国人而言,要认得汉字可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不过我当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学会,绝不轻易“罢休”。当时我在唐人街手握着的书,书名的另外两个字是“楼梦”,至今《红楼梦》我看过三遍。如果当时我想:“ 啊!这个太难了,学一百年都学不会”。我现在认得的中文,可能还是那零星的几个字。所以在强烈的学习欲望及好方法之外,也要对自己有信心,英文有另外一句话,就是“What the mind can conceive, it can achieve”(心想事成),加油!